很多人都以為大學讀什麼,以後就能做什麼。很不幸的,現實往往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人畢了業做的不是大學學的,或者做不了大學學的….。舉個例子,很多外文系的人畢業以後其實英文並沒有比別人好,所以沒辦法從事教學、研究、翻譯等工作,而更慘的是,四年下來如果沒有在選課或者「社會學分」上下功夫,你可能也沒有其他領域的謀生能力,出社會以後自然慘慘的。理想化當然很好,但就像大家常說的:「有夢最美,但是要築夢踏實」。寫這篇只是想用自己的生活故事給正迷茫中的外文系學生, 或者任何科系的大學生提供一種觀點。讀這篇之前,你也許可以看看我是怎麼進(誤)外(入)文(歧)系(途)的 → 傳送門
關於我和科技業的職場筆記則可以參考過去寫的一些文章:
⇊ 你也可以發訊息和我交流 ⇊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自己大學四年,我都做了些什麼,繞了哪些彎路,一個文科生如何進入科技行業,並一路晉升。這也是寫東西四年來收到最多信詢問的一個主題。今天的文章將分為幾個部分:
- 大學都選了什麼課
- 外文系學生的幾個潛在困境
- 如何進入科技業
- 科技業必修的社會學分
- 視野放國際
大學都選了什麼課
除了一些強制要修的通識和專業課外,一般台灣的大學選課的自由度還是比較高的,只要注意好畢業門檻需要的學分,其他基本上可以按興趣來。我的建議是應該從幾個面向來衡量:興趣個性、 實用程度、還有自身的時間管理。當然,也可以參考學長姐的意見或者關注社群上的討論來獲得一些對老師及課程的評價。最重要的還是評估自己的時間管理和個人的職涯發展規劃。大學的時候,我的必修第二外語選了德語,專業選修上我認為對我比較有幫助的課包含英語演說、英語寫作、視譯、口筆譯相關課程、跨文化研究、商用英語及新聞翻譯。通識選修我記得選了一些心理相關的通識課,其中「人生哲學」則是一門刺激自己更多對生命思考的好課。哲學看似枯燥乏味,但卻總能帶給自己一些從沒想過的觀點,對於普遍缺乏生活、文化訓練的亞洲學生而言,其實蠻重要的。總結來說,我認為大學四年的課程有三個類型,對我日後工作上特別有幫助,分別是反應訓練、跨文化和思考類。
(一)反應力訓練類
所謂反應力訓練,指的是沈浸在具備一定壓力(比如有人注視)的環境中,訓練自己針對不同的環境、條件、需求作出相應的動作,並能將言行舉止和思考拿捏得宜的一種過程。比如視譯、逐步口譯、同步口譯、英語演說、即興演講等課程。視譯,就是能看著英文(中文)的同時,有組織的說出中文(英文)意思;逐步口譯則是在一個1-3分鐘不等的段落聆聽後,將原始語言精準翻譯成受眾理解的語言,可以訓練自己快速歸納、整理、筆記、記憶及組織轉化的能力。同步口譯,同上,但需要在幾乎沒有時間思考的情況下,做兩套系統的直接轉換。演講就不用多解釋了,給你一個題目,在指定的時間內準備,組織語言然後做出有意義的陳述,而即興演講就是在幾乎沒有時間準備的情況下做這件事。大學階段,很多人喜歡選所謂的「營養學分」,其實為了簡單、快速的畢業沒什麼不好,只要你的計畫與未來的規劃之間達到一個平衡即可。這些課程讓我在大學的時候有機會調整我最大的短板(舞台恐懼、表達能力不足),對我日後在職場上競爭有很大的幫助。
(二)跨文化類
在選課上,我會建議大學生把一些跨出自己舒適圈或者未知領域且感興趣的課程選進來。大家知道,工作上,尤其是市場類非技術專業領域中,「溝通」是很重要的技能,而我們長時間在受限的圈圈內成長,難免對外界的理解有限因而導致潛在的溝通問題。職場上,不同的層級、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職能都可能有不同的溝通方式。有一些眉眉角角或者「潛規則」掌握不好,會招惹不必要的煩惱。多元的去理解,學習從對方的觀點出發來掌握溝通的藝術,往往事半功倍,提升工作效率。個人的執行效率和管理效率,配上好的結果往往決定晉升的速度,很多時候也反應你的個人價值。大學時期我選了一些心理相關的課程還有跨文化研究的課程,暑假也透過兼職存的錢到國外自助旅行,很好的幫助我練習如何「換位思考」。人們常說增廣見聞,很多時候真的是視野的深度廣度決定了高度。大家總開玩笑說「貧窮限制了想像」,確實,沒看過真正的有錢人,確實不知道他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沒有具備特定族群的共同語言,就很難和該族群打成一片,也是這個道理。理解行業是基本,在行業內理解不同職能是進階,最後才有可能跨行業、跨職能的成為通才。專才也許很多,也有較高的可替換性,但通才在市場相關工作中還真的不是很多。
(三)思考類
就像前面提到的,很多時候大家覺得枯燥的思考類課程,其實能夠幫助大學階段的自己跳出學生的框框,去探索一些生命的議題。專業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對自己的人生完全沒想法,出了社會很容易陷入行屍走肉的狀態。大學我讀中原,學校規定一定要選「宗教哲學」和「人生哲學」,當時也沒有很樂意,但其實過程是很不錯的。我也曾到心理系去旁聽過「犯罪心理學」的課程,包含研究所時選的「消費者行為研究」,在政治大學的時候也參加很多外部邀請的企業演講,這些來自不同行業的觀點都對我未來工作上帶來正面幫助,成為遇到挑戰和問題的時候可借鑑的參考。我認為,多接觸不同的觀點,並訓練自己保持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一個人無論在什麼階段、位置,最起碼要有自己的想法。
外文系學生的幾個潛在困境
進入每個科系難免都要去思考優勢、劣勢,然後針對優勢去放大,劣勢去調整。外文系也不例外,顯而易見的劣勢無非:
- 畢業後英文其實沒有比別人好
- 畢業後發現沒有職場專業和技能
- 學以無法致用
- 沒有方向,陷入無限迷茫
以上幾點非常常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認為,只要大學三年級結束前自己意識到就還有救。每個人解決以上問題的方式途徑都不同,這邊就不贅述,但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有危機感一定是好事,只是需要採取行動才有用。
如何進入科技業
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大學雖然多益(TOEIC)考了950分,但我知道自己的語言能力其實沒有把握贏過所有人,甚至當飯吃。記得大三的時候,老師半強迫的幫我報名了全國大專院校的英語即席演講比賽,印象很深,雖然我的名次很靠前,但前3名有2名是在美國長大才回來的。賽後我理解到,要能掌握這個語言到超越母語的程度很難,自己也清楚不在頂尖大學,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這種情況下,與其孤注一擲,不如把「較好」的語言能力定位成一個優勢及工具,然後結合興趣去探索未來其他可行的發展道路,成為通才。探索的過程中, 我玩樂團、修了中等教育學程、學攝影、到處旅遊、研究各種手機;工作上當了英文家教、補習班老師、語言中心課輔老師、接了翻譯案….。最後,我發現我沒有足夠的耐心教書,對文學更提不起勁,於是腦筋還是動到自己的興趣上:科技。
其他文章說過,我從小就對科技產品有極大的熱情,沒事就會在網上鑽研各種知識。大二的暑假,我透過毛遂自薦的方式進入行業,在大四上學期,畢業學分全部搞定後,轉為全職。當時的我除了自己自學的攝影、修圖、基本的電腦技能外,既不會打程式碼也不會設計產品,對大人世界裡所謂營運和商業模式等也一概不知。想來想去,我覺得自己很會「賣東西」、很會「講解產品特色給大眾聽」和「說服別人」,所以把目光投向了「市場行銷」類的領域。我遇到了很多好的前輩,讓我能夠在工作的過程裡做中學,並且耐心的教會了我很多事。這邊我想分享的秘訣是,永遠不要只把目光放在自己手上的事(當然手上的事要做好做滿)。年輕的時候不要愛面子,懂得「不恥下問」才有機會快速積累、快速學習、快速發展。初入職場時,問得越多的人,往往學得越多,也晉升最快。
科技業必修的社會學分
「科技業」,只是一個領域,這完全是基於個人興趣。外文系相對 ”general“,很多人認為就是沒專業、不專精,但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更有可塑性」以及「潛力」。在選定自己想要發展的行業和領域後,要做幾分作業:
- 了解鎖定的職能的工作範圍
- 了解鎖定的領域的組織架構和工作分配
- 了解鎖定的領域的需求技能
- 隨時關注鎖定的領域的變動和大小事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獲得資訊很容易,管道更是多得不勝枚舉。很多東西彈指間就能輕易取得,而且每個人都掌握相似的資訊獲取管道(比如Google)。造就差異的點,其實講白話些,更多是執行能力和抓重點的能力。上面列舉的四個點,是幫助自己鎖定資訊收集的「範疇」,但只有篩選並消化資訊而且執行落地的人,能夠跑得比別人快。而這些,都是決定你的社會學分修多少,修多快的因素,也會直接反映在你的職業成長上。
我自己是在科技/汽車/網路行業擔任市場相關部門的管理工作,我認為希望朝這個行業發展的朋友們可以專注提升以下能力:
- 快速收集有用資訊的能力
- 分析資訊並歸納整理重點的能力
- 表達能力
- 專案策劃能力
- 預算規劃的能力
- 檢視成效的能力
- 反思的能力
市場工作,一般最終目的是「銷售產品」或者「獲得用戶/客戶」,手段包含線上活動、影片傳播、廣告投放、線下活動、異業合作….等。傳播管道也很多,如報章雜誌、電視、電子媒體、平面媒體、電子商務、分眾媒體….。所以首先了解公司自身的產品特性很重要(很多基層人員忽視這一點)。產品(或者服務)是如何定義出來的,對象是誰,如何獲利。一個負責任的市場人員,在推廣之餘,應該考慮公司整體如何運作,模式背後的依據是什麼,最終如何賺錢。有了基本的理解後,才是去理解受眾、受眾的觸媒習慣、媒體管道的性質特性,才有辦法策劃出有效的方案來達成目的。起初也許你只會接觸到上述不完整過程的其中一個小小的環節,比如分析受眾。但是如果你不去學習,一步步地掌握更多環節,就不會有上升的可能。公司評估人才的過程裡,除了看你是否可以滿意的完成手頭上的事,人才的培養上很重要的一個參考點是發展潛力。一個人才如果只能做好手上的幾件事,沒有可塑性和潛力,發展基本也就停滯了。話又說回來,這也沒什麼不好,只是一種選擇,一種結果。
舉個例子,你在手機公司的市場部上班,產品做出來了要上市,管理層要市場部門好好推廣。別的不說,就說社群媒體行銷。這時,除了在社群媒體上發文介紹產品,你還能做什麼?如果發現你好像就知道把設計部門做好的圖,簡短的配上一段文案然後在網上發出去,你永遠只是月薪22K台幣的社群小編(其實很多人是這樣)。如果你有能力分析什麼樣的配圖在視覺上能更好地吸引用戶或者迎合受眾的視覺喜好,而且能透過工具證明你的想法,反過來提給設計部門你需要的配圖需求,你可能可以有30K。如果你還可以規劃一整個月的內容策略,包含清晰的受眾分析、節奏還有核心傳播信息的提煉,然後按照分配預算列出推廣計畫及投資回報,並且可以透過每日/每週的傳播結果調整執行方案,你可能可以是50K的小經理….。
道理很簡單,就是「點、線、面」。想辦法把在自己碗裡的點都做到最好,然後把握機會,將更多的點捧到碗裡,讓他們連成線,最後一條一條的線拿出來放在桌上,成為面。這樣的路徑是職涯成長縮影的一種比喻。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生活本來就是起起伏伏,但有目標能在低谷的時候讓自己比較好調適。
視野放國際
既然是外文系,一定要抓住自己對語言掌握的優勢。語言絕對是一種很有力量的工具。如果你是上面提到的,雖是外文系,語言卻沒有比外系的學生有顯著優勢,沒別的辦法,就是要自我提高。台灣年輕人的優勢往回看10年,在亞洲,相較對岸,也許擁有較好的國際概念和語言能力,也接觸比較多國際公司、品牌和產品,耳濡目染中自然比較「洋氣」。早年大陸很多企業需要這樣的人才幫助他們的品牌或者產品出海。根據我的觀察, 台灣很多比較早出來的人有一種優越感,認為只有他們懂,因此沒有花時間「接地氣」。我必須說,這種自認較為「國際化」的優勢正在飛速的流失,甚至已經不存在。現在反倒是我們比較需要學習如何到對岸發展、融入。如果還有顯擺的心態,很快,我們到哪都會被淘汰,不用出去,別人也總會進來,我們如何抵禦呢?我們不一定要被同化,更重要的是要思考,無論是到歐洲、大陸、美國,能不能都和大家打成一片,受到尊重?
台灣的市場不大,視野放國際的意思不是一定要出國就業,因為自己沒準備好,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延伸閱讀:出國就高薪?台灣年輕人的出路是什麼?)
視野放國際的意思是,雖然在台灣,也要具備國際競爭力,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有一天必須要出海,也有十足的把握與其他國家的人才競爭,或者有一天國外的人才跑到台灣和你競爭,你不會受到威脅。環境變化的很快,我在工作的過程裡也好幾次覺得自己不足,感覺下一秒就要被淘汰掉。但正是這種危機意識敦促自己更努力。國際人才一定要懂得利用碎片時間去更新自己的資訊,讓自己隨時處於「UP-TO-DATE」的狀態,對重要市場的情況略知一二,對身處的市場則必須有深入的觀察和理解,而擁有語言的優勢會讓你有更多一點的機會做到這一點。在海外生活的華人都不容易,台灣有很好的環境, 但教育體制卻讓培育出的人才不是那麼的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未來也許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寫一些在美國工作的經歷和大家分享,應該也很有意思。歡迎大家和我交流,提供我一些分享的主題 🙂
點擊追蹤 ⇊
- 內涵與人設 — 全身名牌也會翻車 - 28 4 月, 2022
- 特斯拉發布新款Model S & Model X!加速1.99秒續航840公里 —— Q4財報懶人包 - 27 1 月, 2021
- 15.8萬輛特斯拉Model S/X召回?MCU 2.0升級打6折?一次搞懂特斯拉的MCU及HW - 22 1 月, 2021
1 comment
大四生推~~想看更多在美國工作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