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的本質就是個人品牌包裝與形象設定,是利用大眾心理以達到某種目的營銷。然而,少了內涵支撐,這樣的營銷高概率最終會走向「人設崩壞」的結局,得不償失。
前幾天滑手機,剛好看到今週刊一篇標題為 《真正的有錢人其實都「亂穿」》的文章,覺得內容很有意思。雖然我認為標題不精準,因為很多有錢人確實對自己的外在有一定的追求,但根據我的經驗,這些追求更多是對氣質形象、場合、品味、個性的追求,或者一種精神的傳遞,絕大部分時間不是為了彰顯「身份地位」或者「社交」。對上層社會的成功人士而言,身份地位不會因為穿什麼、開什麼車、拎什麼包或者用什麼東西而改變,也不會因為穿UNIQLO或者運動品牌就少交幾個朋友。反過來,如果內涵和氣質沒到位卻披著一身奢侈品,絕對不會因此而打開上流社會的社交大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嗜好,但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如果極端的消費習慣是為了在網上塑造所謂的「人設」,個人覺得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大可不必。
人設與品牌
所謂「人設」是「人物設定」的簡稱,近年來用來形容明星,透過包裝等手段來「賣人設」,以創造特定價值、實現商業變現。我多年來都在科技及豪華車品牌任品牌市場、營銷、數位媒體內容製作等相關管理崗位,深刻理解包裝及打造品牌的必要性,以及這麼做能產生的附加價值。這個過程的投入,如果做得好,可以很好的提升品牌形象,給品牌「定性」、提高品牌能見度、好感度,並藉此達到品牌溢價、降低轉化成本、提升廣告效率等效果。用人話來說就是,能給品牌方帶來更多利潤空間。注意,我這邊說的前提是「做得好」。品牌打造是一個相當複雜、牽一髮動全身的工作,不是簡單的紙上談兵,畢竟,紙上談完兵,如何貫徹實踐、落地,才是難點。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管理者背景,都會影響對「品牌打造」的理解和投入意願,一個成功的品牌,比如蘋果、NIKE等,絕對是將品牌工作的戰略地位放在公司頂層,並且嚴格按品牌策略及規範來定義公司所有重大決策,大到戰略規劃、產品定義,小至文案風格、員工著裝等方方面面。
把企業品牌打造的概念套用在個人身上,除了名人明星,隨著近來興起的社群媒體網紅(Influencer),這種個人品牌的打造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費盡心思的打造自己的「人設」。喔對,這裏讓我吐槽一下,拜託不要再叫網紅們KOL,因為老外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就算全拼出來,他們還是看不懂意見領袖是什麼,所以一定要講(裝)英(逼)文的話,請愛用Influencer這個詞。
在商業上,所有所有的形象塑造、包裝,都具有目的性,而個人(市井小民)的人物設定,則大多為了「社交」,也就是拓展人脈、交朋友。近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從線上遊戲、手遊、通訊軟體、交友軟體、社群軟體等,網路交友已成常態,但也衍伸出不少問題,比如不健康的「人物設定」,極具反差的網路/現實的性格差異。台灣為例,從過去流行的PPT、現在年輕人用的Dcard到這一年大紅大紫的Clubhouse,都能觀察到有趣的人設現象。比如:
- Dcard人人年薪百萬有房有車
- 鄉民人人18公分
- CH人人股票分析師
這些平台的共性就是,用戶是在一個可控的情況下,透露自己生活的狀態,比如PPT或Dcard,看不到名字、匿名、沒有頭像、沒有及時的語音,而以即時多人語音聊天為特色的Clubhouse,雖然在談吐上較無「濾鏡」,但可以選擇連結特定社群媒體,簡單透過外站社群媒體的形象塑造,在沒有露臉壓力的情況下,透過聊天方式、特定主題內容、對象或者文字介紹低門檻的來包裝自己,借力平台共性的演算法來拓展自己的交友圈。
*你可以在以下幾個地方找到我,發訊息和我直接交流
人設崩壞
然而,一旦從虛擬的網路世界,與現實產生連結,網路簡單化的社交模式,就複雜化了。如果少了內涵支撐,在真實無濾鏡的現實裡,「撐不起來的人設」會大概率的崩掉。無論是商業品牌的打造或者個人形象的塑造,長紅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始終如一(Consistency)及真實,任何的反差都可能導致毀滅性的結果。網路世界也許是很好的心理避難所,可以發發美圖美照配上詩情畫意的文案,但現實世界沒有動圖可以發,你的一舉一動、談吐、肢體動作,還有生活狀態,偽裝的門檻極高。社群氾濫的今天,除非朋友很少,不然很難在網路世界裡只認識新人,總有虛實重疊的時候,那對特定人設來說,可能就麻煩了。
想致富不是壞事,裝富才是
錢非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大多數人都想致富,但途徑不盡相同。有致富的想法很好,但凡事過而不及,重要的是訓練讓內心足夠強大,不因嫉妒心理走上偏頗的路,養成不健康的價值觀。我身邊也有朋友,可能是自卑導致,看了太多不切實際的報導、鄉民文章、網紅Instagram,導致把重點放在「怎麼可以過得跟他一樣」,而不是「人家做了什麼過成今天這個樣」,最後,變成盲目跟風,急欲透過建立特定人設去接近這樣的狀態,這種方式,大多沒有好下場。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想當有錢人,要先學當有錢人,我相信有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把重點放在「學當有錢人」,而且是「有錢」的那個部分。試問,你沒錢,要怎麼學他們一樣看起來有錢?是在沒錢的時候仍不斷瘋買奢侈品、全身穿名牌嗎?「學當有錢人」的重點是去觀察有錢人,尤其是一代有錢人,是如何走向成功,都付出了什麼努力,有什麼樣的生活原則和哲學,而不是在最淺層的物質面上跟風。
來自平凡家庭的我,從小父母的教育就是,有多少本事做多少事,不要追求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浪費。雖然出社會10多年來,家裡總不習慣我的某些消費習慣,但其實從小培養的價值觀我至今都保有極強的原則性和堅持。我的原則就是,提高生產力、提高知識及技能獲取效率、生活品質、重點興趣上,在可負擔範圍內盡量一次到位。夜長夢多、頻繁升級所帶來的成本其實遠高於一次到位。所以我在生產力工具,比如電腦軟硬體及攝影器材、居住環境還有通勤工具幾項投入會比較大,但我認為很值得。總開銷的部分,我也用稅後可動用資產的切割法來進行比例的分割,每個月也會按消費分類進行預算控制,從固定開銷、吃喝玩樂、購物、投資、育兒、寵物及急難備用金等,都按原則有固定的比例分配,甚至同時有多個現金戶頭來避免自己腦波弱而超支。我買的較高單價的東西,一定有我自己的理由,也許不熟的人看起來是浪費、浮誇,但如果你問我,我肯定可以花三個小時來Justify每一筆消費的意義。反正,我沒有一筆消費是為了社交或者彰顯社會地位,從上大學到今天,我依舊喜歡穿運動品牌、買NIKE球鞋、戴著運動手環或蘋果手錶,也沒有因為收入倍數提升而覺得美國的手搖飲便宜(貴死)。
隨著社會經驗的積累、工作上層級的晉升,自然而然接觸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群、認識了很多改變過往三觀的人,身邊要好的朋友從留學生、窮學生、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中高層職業經理人、創業家、公司高管、富二代、投資人、暴發戶、汽車收藏家乃至名人明星都有,相處互動的過程中,我領悟的道理是,有錢人多了去,去羨慕、比較、或者打腫臉充胖子的競爭一點意義都沒有,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自己、充實好自己、不被這些外在的東西影響自信、影響生活的目標、影響消費決策還有對生活的態度。拿掉名片上的職稱、拋開房子車子和身上的服飾配件,還剩下什麼內涵、品德和軟實力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如果你的朋友是為了你住哪、開什麼車、穿什麼衣才跟你當朋友,那我還真的建議你,這種朋友別交了!
今周刊的文章提到了有趣的紅鞋效應:
「「紅鞋效應」(the red sneakers effect)取名來自一位哈佛教授,故意在每次的課堂中,穿著西裝搭配一雙突兀的紅色慢跑鞋,久而久之,學生們都認為「這個教授應該滿厲害的」,因此更專注聽課、更崇拜他。但是「紅鞋效應」也點出了人性的矛盾點,越是想要像「紅鞋」般與眾不同的人,反而更容易去買名牌來凸顯自己的特別。」
這就是個人品牌化湊效的一種體現,但重點不是他湊效,而是這樣的效果是否具備可持續性。任何企業做品牌工作,都不應該追求一次性的爆發,而是要能可持續、一波波的爆發下去。還沒成功的你和我,要是一味的投入在表面形象上,是絕對沒有可持續性的,所以這麼做,最終難逃翻車。
真正有內涵、有實力的成功人士,他們都有一定的遠見和能力,這些技能帶在身上,懂得善用自身優勢和資源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拓展人脈圈。就像我很欣賞的那些富二代成功人士,他們和揮金如土的富二代不同,他們懂得善用優勢和資源,可持續性的發展,更可怕的是,很多這樣的人,遠比你我還努力。文章中關於消費,我最喜歡的是這一段:「當在購買商品,尤其價格越是高昂,他們看的層面甚至了解的知識,不一定會比業務員來得少,可能還可以反過來進行指導。」價格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
一年多沒有寫文章了,如果有什麼建議的話題,歡迎和我分享,也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和我交流!
*你可以在以下幾個地方找到我,發訊息和我直接交流
- 內涵與人設 — 全身名牌也會翻車 - 28 4 月, 2022
- 特斯拉發布新款Model S & Model X!加速1.99秒續航840公里 —— Q4財報懶人包 - 27 1 月, 2021
- 15.8萬輛特斯拉Model S/X召回?MCU 2.0升級打6折?一次搞懂特斯拉的MCU及HW - 22 1 月, 2021
1 comment
非常棒的文章!希望能持續看到Ivan的文章!